学术研究需要术语体系,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学术思想。但是由于头脑的差异,同一个术语,在不同学者那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如果不究其实,只是在这些术语中打滚纠缠,最后只能是空话一场,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清人李调元的抄袭与伪篡
李调元(1734-1803)是清代四川地区的文献学家,曾刊刻丛书《函海》,名气颇大,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李调元常常抄袭他人著作,或攘夺他人序跋改窜为己名。今略举二例。 宋郑伯熊著有《敷文书说》一卷,朱...
古代中国人在筑城和架桥方面的精湛技艺
原始人类使用木材和茅草搭建简单住房,这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样,人类建造出“城”这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工程,更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还有桥梁,也是人类扩大交往、发展交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先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易老
原以为,2022年已经是比较糟糕的一年,未曾想2023年开年不久,即迎面遭遇如此,可谓的人生的至暗时刻了。 有些猝不及防,纵然无力,也只能面对。 空闲时间,读了毛姆的《刀锋》、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
【出口成一】甲骨文中的“口”竟不是嘴
大家好,我是神都俗人。作为一名上古史研究者,有时我也会思考一些甲骨文的造字本意。偶有所得,但造诣不深,不成系统,甚至连最简单的“一”也说不清道不明。古人对“一”的解释玄之又玄,例如《说文解字》:“惟初...
聊聊朱由校
从某个时期开始,明朝皇帝似乎由故事的主角变成了配角。在很多作品中,显然朱由校是魏忠贤的“配角”。而这个主角,通常被描写成一个“傻子”或是“文盲”。 没有用“木匠皇帝”来当做副标题是觉得太以偏概全了,二...
聊聊朱厚熜
写到朱厚熜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老朱家的皇帝一点也不傻,聪明的占大多数,而朱厚熜的聪明程度,绝对能排得上前几。 15岁从湖北跑来北京当皇帝,跟六十多岁的内阁首辅斗智斗勇,硬是把自己亲爹抬进了太庙; 二...
古人观天象,今人看手机
《周易·系辞下》: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现代人想要获取某个信息,只需打开手机,马上就...
小面曾是我的奢侈品
说明:如今在外吃饭,一碗小面最简单。当年一碗面要八分钱(后来涨成一角钱),对于像我家这样的穷人来说就是奢侈品了。此文关于小面的往事,纯属个人记忆,不可推而广之。 如今,重庆小面誉满全国。到重庆来的外地...
中国古代自然灾害频发及造成影响的分析
中华大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先进的农耕区域之一,古代中国人勤劳且充满智慧,但这里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瘟疫饥荒常现,人说是多难兴邦、更有人认为频发的灾荒迟滞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应如何看待自然灾害呢? 中国...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