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中国改ge开放刚刚开始,彼时的岁月,朴实且单纯,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没有电脑,甚至那时,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是非常的奢侈品,并非普通百姓能够轻易见到的。
我生于这个时代,长在精神萌发、文化更迭的八十年代,儿时的记忆里,除了学业、玩耍,更多的光阴,是读书、练字、听广播。
现在想想,那还真是一个【车马皆慢,人心淳朴】的年代。
也正因那时并没有如今纷乱迷眼的物质科技,孩童期的启蒙,唯有【良书为伴】。
我是庆幸有这样一个【传统而缓慢成长】的童年的:有限的书籍与杂志,构成了最初看待这个世界的画面。
每每记得这样的场景:儿时的县城,外婆家的砖瓦房和小院子,白天玩耍累了,就睡上一觉。醒来就有一桌子简单却好吃极了的饭菜。夜里,会固定有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点着蜡烛学习、练字、读书.......外婆则坐在炕头,缝缝补补,时不时的,也和我讲讲民国时的生活、历史和亲身经历的许多故事。
这样的场景,几十年来,常常在我心头徘徊:它构成了一个人对童年最朴实无华的记挂。亲情、生活、爱、温暖、阳光、欢乐等等美好的辞藻,都与夜里安静的烛guang和书籍,联系在了一起,让我觉得:有书陪伴的时光,才是最安心的时刻。
虽然,成年后的岁月,也同样经历时代的种种变迁、生活的种种波折,但无论怎样,都会【读书】。
尤其在人生最为困顿难耐的岁月里,也许唯有【一本好书】,才能给人以最大的鼓舞和力量;化掉忧愁,解开烦恼,豁然开朗,欣然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好与不好!
尤记得儿时外婆常挂在嘴边,告诫我的那句话:【天下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
是的!【读书为己】才是最大的乐趣。
【何以解忧】?
恐怕,只有读书。
因人的认知,总有一时的局限和偏执;而这,恰恰是造成人生许多错误选择的根源。
世上一切困难,都有解法!
有前人之经验,可以借鉴!
这是【读书】的实用性之一。
尤其在如今这个【极速】的时代,各种混乱、错误的信息片段,无孔不入的侵蚀人们的【意识】,认知更加难以系统和完整。
认知不足或思想片缪,导致人生大部分的混沌和忙碌,都是【白忙活】;并没有真正找到【对的路】。
始作俑者,是我们自己。
最终,还是得靠提升自己境界与认知,来解决那些当下棘手的问题!
或说,当阅历、认知、思想、学识等,都跨过了当下的禁锢与障碍,自是【心大事儿小】,许多人生中所谓的【问题】便迎刃而解、甚至不复存在了。
这或许,便是【天助自助者】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而这一切之根本,从【读书】上来!
人道难寻平坦路,天机深者嗜欲浅。
越是深陷混乱与无知的人,越无法从中出离;只因其不能够【回到当下】,安定身心,找到根本的【钥匙】,解开一时乃至一生的困惑。
疲于奔命,反反复复,是让人生更多苦难,还是幸福呢?
如果幸福二字,仅仅只建立在【物质财富】之上,那这一番奔波到死,不过也只完成了生命最低的需求。
于人而言,真正的生命意义,并不须从物质的丰盈或贫乏上获得;恰恰相反:每个人内在都是完满与具足的,而这一切,若不通过【读书】,是无法明了的。
好高骛远或沉溺玩乐,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坚持勤学、好学,并几十年如一日的【品读】、【思考】、【反思】、【践行】,这才是需要毅力、恒心的事情!
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古人也好,古籍也罢,早已将答案放在历史的卷轴中了。
莫说是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就是神仙,他也得读书,方得真诀智慧。
理不明,事怎能行?
如今这个时代,早已浑浊不堪。
拼命去挣钱,也未必挣得到【认知以外】或【命数之外】的一分钱。
若肯安心,做好当下事之余,花点时间,读读经典、古籍,从古圣先贤那里,汲取真正有益于生命绽放解脱的无上智慧营养,生活之境况与未来之因果,都将为之一变。
谁不想有个【好命】呢?
谁不想【福禄双全】呢?
前人就写在那里,摆在那里。
无奈,今人连这个【读一读,学一学,做一做,试试看】的耐心都没有了。
吾之饴糖,彼之砒shuang。
得宝者,自知书中乾坤无垠,广阔天地。
饭得各自吃,路得各自走。
谁也替不了谁,珍重吧!
公众号: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