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捧家乡土来“缓解”恐惧,虽不科学,却也承载着中国人寻根问祖的情怀

nirvana 民俗评论221阅读模式

本文仅是对传统民俗进行介绍,这些民俗不可用于任何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事项,所以不得模仿有关身体健康的情节描述,仅供故事阅读,无论何人,如有身体异常,请及时就医。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在封建社会,为了有利管理,时常会出现强制百姓移民的情况,这和现代因为工程等移民不同。

这些移民,远则迁移至其他行省,近则村落强迁入附近城中等,不管怎样,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讲究故土难离,落叶归根。

因此,在过去,家里添了新丁,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离着原籍不是很远,又能开到通行的路引,那也要适时尽早的带着孩子回到老家,告诉列祖列宗,家里添新丁了。

当然,现在的人大多不讲究这些了,可能很多人连自己家的字辈排序都不知道了,毕竟社会发展得太快了。

但由于幼儿对环境变化是很敏感的,比如回到老家后,当街道变旷野,绿荫变枯黄等,幼儿又不明白为什么变得如此,那么,即便是在幼儿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也容易紧张恐惧大哭。

那过去的人又不懂科学,就会利用一小捧家乡当地的土来以示与家乡本为一体,希望幼儿不在紧张, 至于古人是具体如何利用这捧家乡土的,各地各有不同,本文不做介绍,只是特别提醒:请勿模仿此类不科学且不卫生行为,任何人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一捧家乡土,便与故乡同在的文化内涵,在《西游记》中,唐僧启程取经唐王送别之时,也有这样的类似情节,虽是此处情节不可随意模仿,但《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想来此习俗确实由来已久。

其实呢,受传统中国文化影响的人,故土难离是解不开的心结,所以文学影视作品中,不仅《西游记》有类似剧情,在曾经爆火的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离开大陆时,也是捧走了一捧大陆的黄土。

同时,许多文学作品情节是来源于现实的,所以现实之中也能找到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情节。

曾经见过一个视频,一位上了年纪的台湾同胞回来大陆祭祖,只是数十年的两岸禁通往来,待他归来之时,父母早已亡故,临别回岛之时他嚎啕大哭,最后也带走了一捧故乡的土回到了岛上。

当然,这个视频过于久远,现在可能找不到了,但此类相似之事并不在少数,比如,写下《乡愁》的台湾省著名诗人余光中老先生,他就带走了鞋底的黄河土回台湾。

同时亦有台湾大学教授苑举正先生,虽是出生在台湾,却时刻没忘记自己的根在大陆在山东,没有忘记父母说的一定要回去,所以才有了他那段感人肺腑的场景,即在黄河边上按手印,用以告白离了人世,都未能再回大陆的父母双亲。

不过,等台湾省目前这些老年人都走了,按现在的宝岛教育情形,剩下的青中年人,还有“慎终追远,寻根问祖”的情怀吗?又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根在大陆?

一捧家乡土与故乡同在的习俗内涵,虽然不那么科学,却是中国人  “故土难离”,慎终追远”思想的体现,是骨肉亲情文明的承载,是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是民族文化的延续,是身份认同的助力。

(注意:携带泥土出入境,需要尊守相关法律。)

比如孤悬海外,受岛国钳制近两百年的琉球人民,正是因为文化习俗未被岛国彻底征服,所以至今还记得自己来自中国福建,时常回来寻根,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岛国人。

两相对比,从宝岛现在的年轻人可以看出,文化毁灭,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多么的危险,何况文化认同往往是超越族群血缘认同的。

比如著名的印尼富豪熊德龙,本身并没有中国人血统,但从小受中国养父母的教导,所以才会到广东梅州寻根问祖,并以各种方式回报中国。

所以呢,希望社会对一些不太科学的传统习俗,也能够多一点包容,因为这些习俗同样承载着中华文明,是有助于凝聚力量的。

当文明没有了具体的载体,那就会慢慢的消亡,因此,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虽然不那么科学,但也还承担着延续文明的功能,应该尽量少动不动就扣上封建迷信或者陋习的帽子。

本文仅是对传统民俗进行介绍,这些民俗不可用于任何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事项,所以不得模仿有关身体健康的情节描述,仅供故事阅读,无论何人,如有身体异常,请及时就医。

用一捧家乡土来“缓解”恐惧,虽不科学,却也承载着中国人寻根问祖的情怀

公众号:断肠人的订阅hao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nirvan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12日 21:48:1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ngu5.com/281.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