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祀天地的文化心理意义

nirvana 国学评论229阅读模式

从文化心理的角度上来讲,祭祀是在空间上树立人的精神世界。它既与人类的生存有关,又独立于人类生存的城市和农村的空间。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无论是世道好还是不好,都应该为人类保留一份精神的净土,这一份精神的净土,并不是凭空虚构的,它是建立在道的宇宙观之上的精神空间。

天子作为实体的天在人类当中的代表,他也是天地的代表,全面的代表。所以他自始至终都要贯彻天命、天理。它代表的是一个群体的精神,所谓精华所在,希望所在,光明所在。所以祭祀(天)必须要进行。因为天道无常,常与善人,所以天命可畏,而圣人所言事关天命,也可畏,大人之言是体现天命,所以也可畏,所可畏者天而已矣。敬畏而不敢造次。

那么古人所说的天到底指的是什么?是指的我们头上那一片地方吗?从方位上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从实指来说并未如此。因为天与地相对,头上那一片显然与我们脚下这一片无论从面积上还是体量来说都是不可比拟的。所以此中必定有其他含义。

这个只有从道本体去理解才可以得到解决。道生阴阳二气,而阴阳不可见,以天地见之。轻清者上升为天,浊重者下降为地。降低一个层级的说法,就是无形的那个力量是天,有形的物质是地。有形与无形相对。这个才才是真正的匹配。

所谓天生日月星辰,当然也包括地球本身,所以我们所说的哲学上的地不是地球的地。当我们说大地的时候,指的是脚下的地。有关联又有区别。但是儒家对于这个事情并没有进行很细微的区分。所以很多话往往显得不那么全面而彻底。所以天子所代表的那个天意,就是推动万物生生不息的那个道,是宇宙背后真正的根源。所以祭祀(天)就是沟通人与道之间的桥梁,保持在道的层面有真正的信息链接。

孝经说到: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这个就是周公东征以后所进行的郊祭,把他的始祖后稷跟上天一起祭祀。而且命令一千八百诸侯按爵位高低排队参与。在大禹会稽山之会,万国朝拜以后,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盛会。周朝以后的王权再也没有这么强大的力量。这是儒家对礼乐文明心心念念的原因。

因为建立在强大的实力之上,周公东征以后周天子几十万大军,周公制礼作业所展现出的文化建构能力,才会有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任何一个致力于天下太平美好秩序的人所必然向往的,对于一心致力于天下太平的儒家学者来说,具有极其强大的吸引力。

如果不懂得周公这样的圣王曾经做过何等辉煌的伟业。是不懂得儒家为何那么执着。也就自然看不懂周公之道在孔子,孔子之道在董仲舒。这个历史总结的真谛。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致力于建构王权鼎盛的时代,做了天道层次的论证。

祭祀天就是昭告天下,大汉朝只能有一个王,大汉朝几千万子民,只能有一个天子。所以祭天,是沟通天人的仪式,也是沟通人神的渠道。这个神是通过自家的祖先神,然后达于天神。在这里凡人之躯的天子具有了神圣的意味。而他的祖先也成为天人合一的媒介。天地人融为一体的秩序就这样建构起来了。

天下臣民与天子同此一心,就能够创造任何奇迹,度过任何的艰难。因为所谓的王道无非就是造就一些现实,然后去掉一些现实,这背后都是生机,唯有天道能够生生不息,人唯有合于天道才能生生不息,所以不能因为人间的祸福与艰难险阻而废弃祭天之礼。

因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在人心内部建设一个天道的空间,就得用一个独立于城市和乡村之外的自然空间,来代表,来显象。天地神明,高深玄远,圣人法天则地,示人以礼,从精神根源去推动和改变人心。其中的变化深不可测,故可畏也。敬畏,敬仰畏惧,然后反修其道,顺天修命,有形无形有生无生的都各得其所,而天下归于太平。

古代祭祀天地的文化心理意义

公众号:观书有感千万年2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nirvan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27日 16:25: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ngu5.com/322.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