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朱厚熜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老朱家的皇帝一点也不傻,聪明的占大多数,而朱厚熜的聪明程度,绝对能排得上前几。
15岁从湖北跑来北京当皇帝,跟六十多岁的内阁首辅斗智斗勇,硬是把自己亲爹抬进了太庙;
二十年不上朝只修仙,手底下的人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想架空他没门。
而且我觉得朱厚熜应该有什么好运加成:
天上掉皇位这种事能被他碰上;
半夜睡觉差点被宫女勒死结果绳子打了死结;
把丹药当饭吃都能活到六十岁。
这个人还能忍,被海瑞骂到头上了也没把海瑞杀了,结果把自己气死了。
暂且不谈皇帝干得好坏,就这几点,我觉得朱厚熜对于当皇帝这件事是有点天赋的。
但有天赋归有天赋,怎么用天赋就另说了。
像大多数人一样,年轻的朱厚熜还是个励精图治想把事情做好的负责任的老板,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但到了后期,便开始只顾自己享乐。(这点他的孙子朱翊钧可真是随了他。)
但这种享乐可不是像个傻子一样国家大事一丢酒池肉林随心所欲的享乐,而是一边享乐一边监视着整个朝堂。
朱厚熜应该是很享受在暗处驾驭人的快感,你可以见不到我,但你在做什么我一清二楚,而道教的神秘色彩与皇权的上天注定,恰恰赋予了这种恶趣味一种更加高高在上不可揣测的氛围。
显然,朱厚熜是个聪明人,但他的聪明用错了地方,不,对他自己来说并不算用错了地方,但对于整个大明朝来说,就变成了灾难。
嘉靖一朝是大明王朝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以后,整个大明朝的风气都不一样了。不管是朝堂内的文武百官,还是市井里的平民百姓。
文臣们不再以国家需要为己任,不再有担当,只顾自己活一天算一天花天酒地吃喝享乐,也算是上行下效了;
而平民百姓们,在王阳明先生的心学的影响下,思想也渐渐变得解放,“人人皆可成圣”。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明王朝的两面性,腐烂与蓬勃,变得更加突出更加明显。严嵩登场了,徐阶也登场了,高拱登场了,张居正也登场了。《西游记》成书了,《水浒传》,《三国演义》刊刻了,明代小说开始走向顶峰。
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大明王朝开始向着下坡路滑下去,甚至有“明始亡于嘉靖”这种话。
显然,朱厚熜的聪明绝不是大聪明,而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小聪明。这里“自私”的反义词当然不是无私奉献深明大义,而是一种责任感。又回到已经重复好几遍的话题了,“享受皇帝的权利却不想承担皇帝的责任”,这也算是朱家老传统了。
朱厚熜的聪明,是没必要的聪明。
公众号: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