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世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呢?例如,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处?西谚云:患难之交才是真交。(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中国儒家的看法是,朋友之间应该相濡以沫。可见,在东西方思想中,都存在着相同的对朋友的理解和定位:朋友对朋友是相互救济的关系。然而,道家就不这么看。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道家的第二个代表人物庄子坚持老子的观念,但要温和得多。庄子说: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虽然相忘于江湖是朋友关系的最高境界,但他并不否认相濡以沫。道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既让人惊奇也令人深思。
老子不是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吗?为什么朋友就不好去利朋友呢?老子的“虽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是这个意思吗?
以我有限的认识来看,老子的意思并非如此。老子对人的基本要求是“无为”。这个“无为”来自于“道”。“无为”不仅是不为己而为,而且,无为也是与道同体而为。而道的作为是“无为而无不为”。无论是不为己而为,还是与道同体而为,突出的是道和人对万物都是“不堵其原,不塞其性”,因为,万物从“无”(道)而来,道生万物,万物各有其性,万物各尽其性。也就是说,“无为”的立场恰恰是为万物。为万物即是利万物。
人怎么能和道一样“无为而无不为”呢?我们只听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是说,“道”生“万物”,而没有听说过:人可以生万物。人以何种理由和“道”一样呢?这实际上涉及到道家对人的定位。人虽然也属于“万物”的范畴,但是,人又与“万物”有所区别。因为,人可以“致虚极,守静笃。”人可以象“道”那样“虚怀若谷”,所谓“道冲,用之或不盈。”因为,有容乃大,故老子把人看成似“道”的(way-like),如“道”一样“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大”就是用来讲“道”的层次上的存在的。“大”就是包容,就是“成物”。因此,“道”能生“万物”,人也能利“万物”了。
人利“万物”是讲人不与“万物”争。人“让-万物-存在”,或者说,人“让-万物”成其自身。也就是说,人让万物各尽其性。
人能万物各尽其性,这是无疑的。但人在现实中能够让万物各尽其性吗?不能。因为,乐与饵,过客止。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美,人乐进;不美,人趋避。善,人乐从;不善,人逃避。岂不知,万物各有天命和定数。得之,即失之;失之,即得之。有道而有得,无道则无得。失道,道乐得之;失德,德乐得之;失失,失亦乐得之。由此看来,人很难做到“让-万物-存在”,让万物各尽其性。
如此看来,老死不相往来,实是“让-万物-成其-存在”,让他人成其存在。也只有朋友之间,才能真正相忘于江湖,因为,不是朋友的世人,处在一个“争”的世界。他们乐美,乐善,而厌恶不美,厌恶不善。他们把世界分成三六九等,从而生起分别心,忘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他们争宠远辱,压根不去亲近道,不去为学日益,不去亲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经验,不去累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久久为功,而是在为己的“有为”之路上,与道渐行渐远,从而失去了“利万物”的情怀了。
老死不相往来是难的,相忘于江湖是更难的。因为,人忘记了大道,遗忘了自己的“大”。只求自矜、自伐、自骄。天道不爽,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公众号:道必中庸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