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即日,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三国志·明帝纪》
魏明帝景初三年是公元239年,曹睿在这年正月去世,时年36岁,因为古代的岁数都是按虚岁算,所以曹叡死时应该是35岁,反推一下,他应该出生在公元204年。
有问题吗?
问题大了。
204年2月,曹操攻打邺城,204年8月邺城破,曹丕在破城后第一时间找到甄氏,并据为己有。生孩子这事我们都知道需要10月怀胎,曹叡就算出生的再早,也至少得到205年的下半年才能生出来,所以204年这个推算就不对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陈寿把细节弄错了?
不能说完全没可能,但我认为可能性很小,因为一来陈寿是个严谨到近乎无聊枯燥的史官,这一点大家都承认,没经反复考证的史料他都不采用,三国志的风格就是言简意赅,没有得到反复佐证的史料陈寿都不采纳,所以陈寿出错的概率很小。退一步假设,就算陈寿写错了,当时晋朝还那么多以前曹魏的官吏,难道都没有一个人看过后提出异议吗?
排除了陈寿的失误,也就是说曹叡确实生于204年,那很明显肯定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了,那么曹叡可能是谁的儿子呢?
有人说那还要说嘛,肯定是甄氏的前夫袁熙的。可是你也忘了袁绍把儿子和侄子们都派出去当刺史了,曹操打邺城前后,袁熙还在幽州做刺史,没工夫造人,所以说曹叡是袁熙儿子,这个推断也不太合理。
如果说曹叡不是曹丕的儿子,也不是袁熙的儿子,那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呢?
我们都知道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可是袁绍偏爱小儿子,想把自己的家底儿都传给袁尚,所以他做了一个安排,把大儿子袁谭和二儿子袁熙分别派往青州、幽州当刺史,而小儿子袁尚一直留在身边。
如果曹叡真的生于204年,彼时袁谭、袁熙都在外,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下,有没有一种可能:曹叡的生父是同样留在邺城的袁绍小儿子袁尚呢?
从作案时间上来看,袁尚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遗传学上来看,袁尚的可能性也不小。我们都知道曹操长得不咋样,甚至接见匈奴使臣时都不好意思自己上,还得让崔琰做替身。可以推想,带有曹操基因的几个孩子估计也都长得比较普通,所以三国志里除了对长相特别的曹彰有记录外,没有对曹丕兄弟相貌进行过任何描写。
但是反观曹叡,裴注里有提到他的长相:天姿秀出,立发垂地,《魏书》里也有提及: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可以看出来,曹叡长得俊俏且有D王之姿。这种标准美男子的长相恐怕不是老曹家基因能给予的,但是袁家可以,三国志里明文记载了“绍有姿貌威容”,而他最喜欢的小儿子袁尚,史料中也有记载:尚少而美。加上我们之前分析的作案时间,袁尚是曹叡生父的可能性又多了几分。
按照这些方向对曹叡的身世进行推演,好像道理是有了,但是这种网文的走向让人觉得还是说不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曹家这边。曹丕有什么理由不清楚曹叡是不是自己的儿子?曹操又有什么理由不清楚曹叡是不是他孙子?要知道在古代,血统这种事可是头等大事,半粒砂都揉不得。
有人说了,曹操向来不介意血统这回事,别人的儿子也当亲儿子养,不信你看看曹真、秦朗与何晏。我问你那能一样吗?曹操再疼曹真秦朗这些人,那也是把他们往最强辅助的方向培养的,这些干儿子们有资格参与进夺嫡之争吗?可是曹叡不同,曹操有多喜欢这个孙子,那简直是曹操给曹丕指定的继承人,曹操还说过“有了你我们老曹家三代不愁”这样的话,如果不是货真价实的曹氏血脉,曹操能做这种安排?
所以你看,照这么看来,说曹叡不是曹丕的儿子,又站不住脚了。
既然怎么想都矛盾,那么我们不妨再回到陈寿的初始记录。
三年春正月丁亥,太尉宣王还至河内,帝驿马召到,引入卧内……即日,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三国志·明帝纪》
问题的焦点就在于204年这一年,如果记录准确,那么曹叡铁定不姓曹。如果这个记录发生在吴或者蜀,还可以辩驳三国志是以尊曹魏为正统的一部史书,这些记载有待商榷;可这事刚好发生在曹魏,这就很尴尬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曹叡究竟姓袁还是姓曹其实不是陈寿关心的重点,陈寿这么记录只是为了让读的人产生像我们今天这样的疑惑?
说直白点吧,陈寿是故意的。作为晋臣,晋是承袭魏的,所以三国志的基调必须是尊魏的,不然这本书估计都不会让今天的读者看到,可是晋取代了魏,这表示魏自然是有他的问题所在,不然晋的的合法性就打折扣了,所以哪些问题能说,哪些问题不能说,哪些污点需要粉饰,而哪些污点又要巧妙的揭露,这些都是陈寿面临的难题,甚至比整理史料编撰成书还要难。在这个潜规则下,如果曹叡的身世存疑,那么曹魏之后的合法性也能顺理成章的被质疑,晋代魏的合理性有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恐怕是统治者喜闻乐见的事。
公众号:雪梨爱杂谈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