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高温加暴晒中,在山西灵丘一家小店吃了一笼包子,随后便赶往太行名胜觉山寺。
灵丘,因传说赵武灵王埋葬于此而得名。当地比较出名的景点有平型关,再者,就是创建于北魏的觉山寺了。
午后,觉山寺门前的广场被晒得白花花一片,一位老妇人在广场上卖鸡蛋,满口只剩一颗牙,另一位老妇人则倒在寺门里乘凉,任由一条癞狗在她身边走来走去。
我们和这条狗一起进入寺门,之后又在大殿、过道、塔院不时见到它颓唐的身影,看它对这里的熟悉程度,大概是寺僧收养的狗吧。
觉山寺是座不小的寺院,三条轴线,殿堂紧凑而丰富。寺中建筑呈现出鲜明的山西风格,砖雕、木雕随处可见,还有坞堡式的角亭,以及狭长的甬道。由于寺处深山、绝少与外界沟通的缘故,这里保留了许多“前现代”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是指文物或者历史遗迹。文物和历史遗迹如果用现代的方式展陈出来,也算与现代文明接轨,但在觉山寺,这种接轨是不存在的,它就是一个从内到外的“前现代”。或许,更合适的叫法是“活化石”,一个喋喋不休讲述着上世纪往事的活化石,就像佛殿里的壁画,自清朝以来,历尽烟熏火燎、乱写乱画,被覆盖了一层又一层,至今仍是“二十四孝”。
面对这些“二十四孝”,我也不知道是该惊喜还是该惆怅。据说,觉山寺辽塔内的壁画远比佛殿里精彩得多,那才是真正的佛教壁画,不像后世佛殿里这些,完全是道教画风。可惜现在的辽塔,只能外观,不可入内,游客也唯有通过塔外雕塑的金刚力士、伎乐飞天,遥想一下塔内的生花妙笔了。
关于觉山寺佛殿壁画的道教画风,有人说那是该寺佛道双修的结果。这类双修的寺院,我以前也遇到过,多为民间小庙,所谓双修,大概率是因为对信仰的含糊所致,坐镇寺院的僧侣往往自己对佛教、道教、民间神仙都没分清,所以杂糅一切,无所不信。当然,我不清楚对于释迦牟尼或者太上老君而言,无所不信的信仰是否也能算一种信仰呢?
时至今日,觉山寺应该仍有僧侣。虽说一路走来,我们一位僧侣也没见到,但寺中斋堂锅碗瓢盆一应俱全,佛殿里摆放着几架双层床,充分说明这里还有出家人在。
杂物横陈的殿堂内,癞狗又至,冷不丁吓人一跳。觉山寺的神佛造像俱是新塑的,略显粗糙,不过奇特的是,这些造像好像都不高兴,大多顶着一张苦瓜脸。尤其文昌阁的文昌帝君——或许是他吧,当我沿着无比狭窄的楼梯爬上文昌阁阁楼的一刻,眼前赫然出现两只鸟的尸体……然后,顺着这惨烈的命案现场往上看,就看到文昌帝君那张惨白的脸,以及向下耷拉着的五官,仿佛在幽幽地说,你们看见那两只鸟了吗……
什么高温,什么暴晒,反正看到那张白脸的时候,我瞬间就不热了。真想不到,此次的觉山寺之旅居然在这么惊悚的一幕里完成了,这大概就是觉山寺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吧,人也苦,狗也苦,鸟也苦,神也苦……
公众号:茉花村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