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劝学篇”作为高中语文的必背篇目,历来被视为勉励勤学的著作。劝学,似乎是要告诫人们学而不辍,不断精进。
可事实仅仅如此吗?荀子的”劝学篇”仅仅是对普通人勉学的箴言吗?
想要弄懂劝学的对象,就要细细品读“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后看似突兀的一段话。在这段中有几个内容相似的故事:南方有一种鸟叫做蒙鸠,它将自己的巢系在苇笤上,草茎折断,则巢落卵破;西方有一种植物叫做射干,茎秆有四寸,因生长在高山上而临百尺深渊。
“巢有所系,木有所植”,表面上看仍然是承接上文,说的是做学问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要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看得更远。但奇怪的是本段的后文却又举麻地之蓬、在涅白沙、渐滫之芷的例子,进一步阐释依托之物对于事物本质的影响,并以“防邪僻而近中正”大谈君子之道。这恰恰反映了劝学的本意。劝学,非独学问之学,亦是君子之学、治世之学。
这也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荀子所处时代为战国末期,当时正值历史动荡发展的转型时期。征伐进入了最终阶段,许多国家已经进入疲敝不堪的状态,外部战争绵延不断,内部斗争日益尖锐。
当时的楚国即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不同势力相互争斗,皆想为自己争得一分利益,却未想外患在前,一致对外才是根本之计。
与此同时,新的精英势力正在孕育,成为转动历史齿轮的重要动力。
回到此时的时代背景,荀子的劝学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防邪僻,近中正”是提醒当世之君子近中正之学,潜心内修,也是提醒君子之君即君主要依靠贤人,施我之政纲,用我之学问,秉道德之义,启黄老而用礼教,才能四海归心,众星拱之。
由此,之前故事的怪异之处便自然可解。“”蒙鸠之巢即是战国的各个国家,而巢之所系的“苇笤”即是国之根基,又由后文“麻”“涅”“滫”的分异,以及其产生的不同影响,可知国之根基是忠贤有别、善恶有分的士人。
国之根基若为势利小人,则基础不稳,地动山摇;若国之根基为贤能之士,则神明祉佑,昌运隆通。
由此可见,国运不在当时诸侯国的臣子手中,不在那些只为门户私计,为功名利禄明争暗斗、蝇营狗苟的人手中。
国运在荀派为代表的新精英手中,国运在那些实行天道,为江山计的人手中。
因此,劝学从表面上看是劝诫普通百姓勤勉学习,而从深层看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谏君主要奉行荀学,任用贤能之士,“登高而招,顺风而呼”以荀派理论为基础、以新精英为肱股,让国家发展蒸蒸日上;二是劝诫士人要择同道以归,以“所渐者然”扩大自身影响,共享天下大道,共播仁爱之心。
明确了劝学的对象,那又该学什么?如何学呢?
学习天道法则,掌握自然之理。
“干越”和“夷貉”本为异部,但“生而同声”其皆由天化生而来,自然而具有相亲之情。
正如《礼记·礼运》言“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讲求的即是按照天道法则的和谐共生。天下皆由情感维系一脉,是协调一体的,而非斗争支离的。国与国之间应该讲求感情而非利益。也只有法天道,才能产生自然而然的向心力,即使“长而异俗”,通过道德之“教”使之然也。
君子君主正应学习天道法则,以天下为一体,立仁德而著四海,举信义而谋大同,顺乎义至万邦来贺,顺乎道至万民归心。
正如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其领导的世界体系下奉行霸权主义,挑动区域战争,干涉别国内政,天下可谓苦美国久矣。此时,只有掌握仁义,推动和平才能获得人心,才能成为未来引领时代发展众望所归的领导者。为此,提出人类命运的休戚与共是法天道的应有之义。
了解了天道,还要顺应自然之理来进行修习。荀子远离故土,也超越了乡的原始状态,见过高山深流,听过先王之言,而留给后人的学习之法却是最为朴素的顺应自然,向内而求。
不要贪图外界的淫逸享乐,“靖共尔位”顺应上天的准则,便会自然生发欣喜之情。安而能乐,随喜赞叹,在经由自然之理的内修后即会发现,原来幸福早已在心中。
再进一步,在经过学习与修行后,用天道的准则来引导百姓,找回心中的本真。破除利欲熏心和矛盾过甚,将劝学之言转为经世之理,实现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达到自然之学、君子之学、治世之学的统一。
作者:胡思乱想 公众号:南山学脉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