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被魏国压着打?

nirvana 历史评论172阅读模式

在赤壁之战后,孙刘联盟面对曹操大体上是处于战略进攻态势的,而曹操也不想就此处于被动,故数次发兵南下伐吴,又攻取关中、汉中及打通河西走廊,无一不是想在更广阔的外围战线对孙刘进行遏阻。

但形势不由人,曹操被迫让曹仁放弃江陵而守樊城,分别将淮南、汉中民众内迁,在魏蜀与魏吴前沿制造无人区,增大蜀吴北上的后勤成本,进行积极的防御策略,意图换取中原地区人口、经济的恢复时间以掌握更大的优势。蜀吴联盟与曹魏的力量对比在汉中之战后达到了最高峰,尽管此时两家合起来的实力也才达到了曹魏的大约五分之四,两家实力大致对半。而自孙权袭取荆州致关羽败亡这一刻,三方的力量对比重新产生了变化,蜀吴的战略进攻势头被遏制住了。

经关羽之亡、夷陵之败,蜀汉四分实力折却二分,吴国虽得荆州,实力最多也不过上升一分,曹魏基业大,人口、经济的恢复性增长也快,曹丕继位后,对吴国一连发动了几次规模浩大的征吴之战,此时蜀汉经诸葛亮的大力治理,实力也才重新上升一分多,蜀吴联盟与曹魏的对抗尚能支撑。在雍凉战区,主要以蜀攻魏守为主,荆襄战区和淮南战区,魏国和吴国互有攻防,但魏国具有相对的战略优势。

经曹叡、司马懿之治理,曹魏国力从十分上升至十二分,诸葛亮去世后,蜀吴的颓势越来越明显了,当连续两年在靠近曹魏的腹心区域淮南爆发毌丘俭、诸葛诞之叛时,姜维和孙琳也趁势而动,或者发兵打兵力调往东线的关中,或者发兵助诸葛诞,可惜的是,合蜀、吴、诸葛诞三方之力也奈何不了曹魏了。这样看来,蜀吴之亡已经浮现为一种既成事实。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被魏国压着打?

(图片来源于地图帝)

所以,孙权通过靠袭取关羽来夺占荆州,不过是削弱了盟友,并未真正改变曹魏实力比蜀吴加起来还要强的这一个事实。而且,荆州在东吴手中发挥的效力不如在蜀汉手中大。曹魏有众多的骑兵,具有明显的军队机动、冲击和情报优势,蜀汉的步兵经手诸葛亮训练,能与曹魏步骑对抗,吴国倚重的则是水师。吴国水师不仅战斗力强,造船技术也先进、船只规模大,能够浮海至辽东半岛、台湾以及海南岛。

吴国最强大的水军除了能够掌控汉水的制水权外,在荆州方向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一旦北伐,攻克了襄阳和樊城之后,必须弃水上岸,沿着迂回的盆地到较远的长安、许昌这些中原腹地去,才有可能对曹魏形成威胁,但是,迂回的行军加之吴国步兵战力不强、又需分兵防备蜀汉东出、后勤难继、没有水军的协助等等,这些因素加起来,很容易就使吴军遭挫败。综合起来考虑,孙权始终没有把荆州南阳郡江陵像关羽一样作为北伐的基地,仅仅是拿其作为对蜀、魏的屏障和战略牵制之地。

从淮南一线进行北伐才是对于孙权的理想之地,由长江沿濡须水进入巢湖,由巢湖再抵合肥、寿春,如能攻克处于淮河中间段的寿春大城,吴国水军就能沿淮河水系四处出击,威胁到曹魏的腹心。另外一个便捷之处就是,水运粮食、兵员的速度极快,载重量大,大为节省人力,能够减少长途步行带来的军队战斗力损耗,这就是所谓的“舟船之逸”。曹操“四越巢湖”伐吴之时,是充分领略过吴国水军的厉害的,曹军对战吴军失利之处,主要在吴国水军。

故而曹魏继在淮南前沿迁移民众后,又废弃合肥城,在离后约百里之处远离水域的地方建造了合肥新城,将重兵屯于寿春,开垦屯田把寿春打造成运输补给中转站,一般的对付吴军北上的策略是,先让合肥守军卡住吴军,消耗吴军士气、后勤,之后寿春重兵再泛河而下进行支援,视战役局势情况,曹叡还将从洛阳亲领战力极强的中军开往前线,作为声援,增加孙权的压力,迫使孙权终止军事行动。

从蜀汉手上抢过荆州,削弱的是蜀吴的总体力量,要改变蜀吴弱、曹魏强之力量态势,必须要依靠重创魏国军力、取地于魏国才办得到。重创魏国军力的几次大战役,赤壁之战(以吴国为主导),汉中之战、襄樊之战(蜀汉),就是这些改变实力的例子 。

公众号:泛流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nirvan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0月7日 21:50: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ngu5.com/645.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