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不是这么看的

nirvana 国学评论172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小游。

今天想和大家谈点有趣的,《资治通鉴》。

先讲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故事,你说他在讲计谋,但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字面含义。虽然最终达到了讲“权谋”的目的,但绝对和我们理解的大相径庭。

所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到底是在表达谁的智慧,谁技高一筹?

资治通鉴有这么一篇:

《资治通鉴》不是这么看的

田婴是谁?他本人大家可能不太熟,但他是孟尝君田文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儿子,也是齐宣王的兄弟。这样介绍,就明白了很多。这篇主要在讲,田婴窃权的故事。

有很多分析《资治通鉴》中权谋计策的文章,都很认可田婴的政治手腕。认为他的高明之处就是,以进谏为名让宣王勤政,从而让君王厌倦政务繁重,从而委托给他。

但是这短短的几行字并没有交代宣王不管政务之后干什么去了,不过声色犬马,也有迹可循。比如著名的“滥竽充数”的主角就是他——低于300个人演奏他都不愿意。

如果只是这样就正常了,他和田婴,大可以类比齐桓公(他爷爷)和管仲。但是齐宣王后来的经历让人看到了以上故事的漏洞。

他是典型的前期昏聩后期强势的那种人,就像楚庄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与其说是突然顿悟,不如说,是一步一步掌权的过程。从“稷下学宫”,到几乎灭燕国,都能看出他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

通过这件事也能佐证:孟子就对齐宣王想图霸业的野心大加批评,而是大谈"仁政"主张,后来因为屡次观点不和,最终拒绝了齐国的高官厚禄而与齐宣王分道扬镳。

这样一个人,问过孟子“可知晋文公、齐桓公霸业”的人,太可能被田婴愚弄,只能是有意为之。

在齐威王时期(也就是他们父亲当政时),田婴最初登场就参与了马陵之战,和邹忌、田忌一起带兵攻打魏国以救援韩国,后来赢得了攻打魏国的胜利。

邹忌是当时的齐国国相,而田忌是大将军。田忌对孙膑有救命之恩和引荐之恩,又肯听从孙膑的军事意见还帮他报了私仇(比如“庞涓死于此树下”的马陵之战)。

二人打配合屡立奇功,眼看他们炙手可热,于是邹忌用计诬陷田忌谋反,连带孙膑也被罢免,齐国损失两位重臣。

当然很有可能是被齐威王默许,因为威王也有意回收大功臣田忌手中的军权。

后来,邹忌终究也没有享受多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随着威王过世,齐宣王继位,他对田忌造反一事存疑,彻查后为田忌平反,继续把他从楚地召回当将军。而邹忌阴谋戳穿成了背锅侠,慢慢退出政治舞台。

他为什么要为田忌平反?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人,他的危险性丝毫不比邹忌和田忌低,那就是田婴。

田婴在军事和外交都颇有建树,马陵之战后,他充分展现了自己出色的外交才华,周旋于韩、魏两国,使得韩、魏臣服齐国。但在本身就是王族、功勋卓著还担任国相的情况下就充满了威胁

威王死后,齐宣王忌惮田婴的权力和威望,所以有意将田婴的相权中的军事部分分开(毕竟桂陵和马陵之战这样的重要战役他都有参与,在军中享有威望)。

因此把被遗忘多年的田忌重新提拔为将军,施恩于他最重要的军权,因为他早已没有了当时的政治影响力和权力根基,只是一个虚位象征;

又放任田婴独揽国相的行政权(及立法权),从而实现行政权与军权完全分开

所以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所谓的政治手腕和计谋,在正常情况下,得到默许的前提都是与君主的利益一致。

权力流转是个循环,分权才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公众号:学习那点儿歪门邪道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nirvan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10月15日 21:28: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ngu5.com/662.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