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七)小麦

nirvana 民俗评论133阅读模式

童年趣事(七)小麦

小麦每年的十月份种下,六月前后收获,面粉就是用小麦加工而来。

在我的印象里,种小麦要用一种小型机器,几个人在前面拉,后面一人固定机器,这个过程叫揶镂。一亩地多少种子,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后来才慢慢有了那种不用人操作的机器。

虽说小麦的生长周期很长,但冬天几乎是不长的,又有冬小麦之称,听大人们说,冬小麦是不怕踩的,到了明年春天,小麦依旧会重新生长。

印象最深的就是天气干旱的时候,冬天要浇小麦,数九寒天,村里有泵,自己只需备浇地水管就行。白天倒还好捱一些,可晚上是刺骨的寒冷,冷气直入骨髓,尤其半夜两三点人最困的时候。要用架子车拉好多柴火来取暖,往往一夜过后,柴火烧光。有时运气不好,晚上稍微刮点风,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可到头来也不过就挣个辛苦钱。

小麦收获的时候,到处都是收割机,懂行的一看,就知道你这片地多少钱。一亩地的价钱仿佛商议过一般,统一定价,一般收麦与种麦的一番讲价过后,依旧按原来的价收。当然也有人嫌价定得太高,或者不舍得花钱,用镰刀割。

割回去以后,放在大马路上,任凭车和人碾来碾去。小麦收了以后,接下来的重头戏自然是晒麦了,麦一定要晒干,否则不能保存太久,会生芽发霉。晒麦的时候大家盼着每天是晴天,有黑白电视的,在电视上看天气预报,没有的就在收音机上听天气预报。

大家找个阳光好的地方,还得早早去,去晚了地方都被别人占了。把小麦倒在篷布上,用耙子把小麦搂均匀,隔几个小时搅动一次。用笤帚把最上面的麦壳,断的麦秸各种杂物清扫出去,也有的懒人大致清理一下。晚上我爸就睡在小麦旁边,放眼望去,几乎每家麦子旁边都睡着人,那时候的麦子简直是一家人的命。

晒小麦最怕的就是下雨了,尤其是那种突然而来,没有任何征兆的。大家时刻关注天气,只要天色稍微不对,一堆人马上进入到抢收小麦的行列。有时雨来得实在太快,没有办法,只好把小麦全部集中到一起,用篷布盖上,上面再多压几块砖。

小孩子那时是没有什么事的,家长就让我们去拾麦,因为拾来的麦可以换西瓜,我们拿着袋子屁颠屁颠就去了。扫荡各处麦地,麦地里有麦茬,一不小心就会划腿。当然没有收的麦地是坚决不能碰的,一拾就是十来天,累自然是累,但想着能吃西瓜也就觉得还行,母亲把拾回来的麦单独找地方晒干。

当听见外面有“换西瓜了,麦换西瓜了”我就格外高兴,往往出来好多人,等价钱谈好了,用拾来的麦子千挑万选一个西瓜。那时没有冰箱,西瓜切开最多只能放两天,而我当时也比较能吃,一顿最多能吃半个。

麦子晒好后,检验标准之一就是用牙咬,把小麦翻到最底下抓一把,拿一颗放到嘴里,如果咬不动,或者咬起来嘎嘣脆,那就说明可以装袋收工了。装麦的时候一人撑袋子,一人用簸箕弯腰装麦,往往几袋子过后,就要换人,实在是不轻松。那时候还是要给国家交粮的,一般上交到大队里,后来就慢慢取消了。

随着生活的好转,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粮食自然也就吃不完了。人们开始卖小麦,母亲说小麦不能一次把陈麦卖完,万一今年新麦收成不好,或者蒸的馍不好,揉的面不筋道,会断节,这都是生活的智慧。

小麦的主要作用是加工面粉,用架子车拉着二三百的小麦,加工面粉就两道工序。一chuan麦,把麦子从一侧的机器口倒进去,机器启动,整个过程会把小麦里面的石子,麦壳等等杂质清除干净。接着给小麦里面加水,翻转搅动几次,等水完全进入小麦中,装袋封存。二wei面,第二天来,拿个袋子装麸子,应该是小麦褪的壳。整个过程一个多小时起步,最后的面粉稍微黑一点,讲究的人会单独找个袋子装。

面粉的用途就广泛多了,除了不能吃大米,面条,蒸馍,花卷,包子,煎饼,油馍,烙馍,搅团,饺子,几乎无所不能。

公众号:简单平淡才是真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nirvan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3月12日 20:54: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ngu5.com/930.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