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囚徒到天子–陈宣帝的“得失自我”

nirvana 历史评论166阅读模式

从囚徒到天子–陈宣帝的“得失自我”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曾经身为俘虏,却在机缘之下,短短数年间从阶下囚变为皇帝,这个人就是南北chao时的陈宣帝陈顼。但他本人因得位不正,身后颇受非议。

一、成为俘虏

陈顼是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侄子,曾在梁元帝手下为官。梁朝末期,北边的西魏趁南方的梁朝国力空虚,攻陷江陵,陈顼和陈霸先之子陈昌成为了俘虏。后来陈霸先称帝,但陈顼和陈昌一直未被放回。

二、转机

数年后,陈霸先去世,按说江山是陈霸先打下来的,传给他的儿子合情合理。但偏偏陈霸先去世时,作为其唯一在世的儿子的陈昌却在北chao当俘虏,陈霸先身边的近支亲属只有侄子陈蒨,于是陈蒨在这样的局面下“应天顺人”登上了皇位,是为陈文帝。而此时的西魏已被北周取代,听闻陈霸先去世,北周立刻打出旗号,要送陈昌返回登基,希望以此搅乱陈朝政局,而作为陈蒨亲弟弟的陈顼则陪陈昌一起南归。

陈昌的南返让已登基称帝的陈蒨陷入了尴尬境地,不让皇位,于情理说不过去;让出皇位,又心有不甘。权力这个东西就是这样,一旦沾上,便没有放手的道理。于是陈蒨派出手下前去迎接陈昌,最终的结果是陈昌在过汉水时溺水而亡。估计陈顼目睹了这一事件,不知对这一次的手足相残对他日后的所作所为是否产生了影响。

三、平步青云

平安归来的陈顼凭借着陈文帝亲弟弟这层关系很快平步青云,他先被授为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不久又授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北江五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之后加开府仪同三司,最终任司空兼尚书令。短短数年时间,陈顼在陈朝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揽朝政大权。

公元566年,陈文帝病重,诸子年幼,其他近支亲属除陈顼外再无他人。当年陈霸先面临的局面如今也摆到了他的面前。临终时,他担心年幼的太子无法守住皇位,便对陈顼表示欲效法吴太伯兄终弟及。陈顼跪地痛哭,表示对皇位绝无非分之想。

陈文帝去世后,陈顼受命辅政。与他一起辅政的到仲举、刘师知害怕陈顼威权日盛,于是请皇帝下旨遣陈顼去外地就藩。陈顼得知情况后,立即面见皇帝和太后,表示这是奸人从中作乱,并以皇帝的名义将到仲举、刘师知下狱,很快二人便在狱中被赐死。

经此变故,这时的陈顼在朝中彻底无人制衡,很快他发动zheng变,以新皇帝年幼,无法承担社稷重任为由将其废为临海王,而自己则登基称帝。两年后被废的临海王死去,年仅十九岁。

《陈书》在描写这段内容时说“高宗(陈顼)地居姬旦,世祖(陈蒨)情存太伯”,也就是陈蒨一开始就是打算把江山传给弟弟,只是陈顼一直谦让不受,最终领悟兄长的良苦用心,含泪“血赚”了一个皇位。于是一场欺负孤儿寡母的zheng变被史家说成一幕兄友弟恭的温情大戏。

四、尽失淮南

待陈顼稳定内政,便开始对外开疆拓土。此时的天下,南方为陈,北方分别是北周和北齐。陈宣帝为尽力向北拓展战略缓冲空间,开始对北齐所控制的淮南地区发起进攻。

他以手下重臣吴明彻为统帅,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秦州、合肥,北齐军队节节败退,淮南诸地几乎尽归陈朝。攻取淮南,是陈朝对北方的重大胜利,使其对北方的战略空间得到极大扩展。

然而,到了公元577年,天下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北周在这一年灭掉北齐统一北方,此时的局面由鼎足三分变为南北对峙,南北力量对比明显有利于北周。为扭转这一不利的战略局面,陈宣帝再次命吴明彻出征,务必在前次的基础上一鼓作气拿下淮北。然而此次命运的天平没有再次倒向陈朝,吴明彻的大军在前线与北周军队打得异常胶着,最后军队被北周切断退路,包括司空吴明彻本人在内几乎全部做了北周的俘虏。经此一役,陈朝不但军队精锐尽丧,而且连之前夺得的淮南诸地也全部被北周夺去。从此陈朝失去大片战略空间,其对北周的防线完全退至长江,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五、莫名其妙的圣旨

丧失淮南后,陈宣帝接连下了几道圣旨,不是免去百姓租赋,就是裁减宫禁用度,再者就是激励将士。初看这些旨意,给人一种云里雾里、遮遮掩掩的感觉。仿佛想说什么,但又不便明说。后来仔细一想,突然发现这些圣旨可以说是字字不提,但句句不离。不提什么,不离什么?那就是罪己。他以这种方式在向天下百姓检讨自己败军失地的罪责,但毕竟皇帝是圣明的,是完美的,是没有错误的,所以不能直接说自己错了,于是用这种方式来检讨。这样看来,陈宣帝至少比历史上一些掩耳盗铃的皇帝强。

淮南失地对宣帝的身心应该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因为三年后他便去世了,时年才五十三岁。

六、结语

陈宣帝身为囚徒,因机缘巧合返回故土,又受到身为皇帝的兄长垂青而位极人臣。他本应竭尽忠诚报效陈文帝,但兄长尸骨未寒他便篡位弑君,历代君王中罕见如此厚颜无耻者。以至于我在读到他大败于淮南,致周军大侵,长江以北尽入北周之手的内容时,竟生出一种大快人心之感。他死后,其子陈后主及群臣对他的评价可谓掩耳盗铃、讳败为胜,居然给他上了个“宣”字的美谥,若不知其生平所为,真以为是什么德才兼备的大有为君主了。

《陈书·宣帝纪》后面的史论评价他“德不逮文,智不及武,虽得失自我,无御敌之略焉。”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已经很客气了。

公众号: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nirvan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4月11日 10:11:4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ngu5.com/986.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