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竹厨

nirvana 民俗评论277阅读模式

乡村记忆——竹厨

在冰箱进入普通人家之前,城乡居民家里都会有一顶专门用来存放食物和碗盏的碗橱,尽管材质不同,模样却大同小异。在农家它与灶头、水缸、八仙桌一样都是灶间屋里的“标配”,兼有冰箱、食品柜、保鲜柜等现代家用电器的部分功能。

旧时的乡下,家家户户灶间屋里的布局相差无几。一座柴火灶、一只大水缸、一张八仙桌、一顶竹(碗)橱。不同于城里人家的木制碗橱,我们村里人家的碗橱基本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因此就被俗称为竹橱。竹橱是没有办法土法上马自制的,都要趁络上(赶集)时从蔑匠师傅手里买来。样式有大有小,有柜式的,也有立式的,有单开门的,也有双开门的。柜式的竹橱通常会放置在水缸的上方,而立式的则直接可以放在地面上。那刚刚买回来的一顶透着淡雅清香的竹橱,给充满烟火气息的灶间屋增添了一抹大自然的味道。

记忆中家里一直使用的是柜式竹橱,放置在水缸盖板的上方。高约一米五左右,宽约一米,橱身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食橱,设有一扇门,中间又分成三格,下半部由竹橱的四根立柱(脚)与水缸盖板之间的空格构成,高约四十公分左右。上半部分的三个格子中分别可以存放剩菜剩饭、调料罐头,以及常用的饭碗、菜碟等。下层放一些洗净的但不太常用的碗碟瓢盆,实际也相当于一个小小的贮藏间。当然,也可以把一些小型的缸、罐、坛、钵等盛物容器收纳进去。竹橱主骨架由小孩子手臂那么粗细的毛竹杆搭成,四周及中间的隔层均由粗细均匀、光滑细腻的篾条(竹爿)编成。因为篾条与篾条间都留有缝隙,所以橱的六面都是镂空透气的,既能防止苍蝇、蚊虫等虫子,以及大颗粒灰尘的进入,又能防止食品变馊变味。

应该说竹橱的容量还是比较大的,但为了“物尽其用”,不少人家还是连它顶部和四周也都会充分利用上。比如在顶上摆放一些装着花椒、茴香的瓶瓶罐罐,用于拣菜的剪刀、刨刀。逢年过节时专门用于祭祀的器皿、香烛也会放上面,用一张报纸或者布头盖好,每到需要时,只要小心地取下擦拭干净即可使用。擀面杖和老式杆秤垂直地倚挂在竹橱的侧面,一日三餐吃饭搛菜用的筷子则放在橱门一侧竖柱上挂着的箸笼里。主妇们洗菜做饭用的围裙(土话称余袄布)、护袖等则挂在另一侧的竖柱上。还有人家坚持把那厚厚的日历用根细绳系挂在竹橱的侧面,每天早上照例撕去一张,这样既便于记清日子,也能提醒家人惜时惜物。

那些年月里,竹橱的“肚”量虽大,却常常是“腹”中空空,除了碗盏,不到过年过节是不会有多少剩余的饭菜需要存放到里面的。即便有,也是一些舍不得倒掉的大麦粥、泡饭、咸菜之类。一日三餐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供解馋的点心食物,实在馋(饿)得不行打开橱门,最多也是拈两块萝卜干,喝两口大麦粥杀煞(解解)馋、充充饥而已。

橱中偶尔有菜,那一定是过年过节或有重要亲戚来家做客时剩下的,或者是特意给还没来得及回家吃饭的家人留下的。不过,每到特定的日子,竹橱里也有“拥挤”的时候。要过年了,家里总会一下子做上好多的肉圆、扣肉等荤菜存放在竹橱里,凡有亲眷朋友要来做客吃饭时,把菜从竹橱里一碗一碗取出,放在饭锅上蒸一蒸招待客人。过清明、七月半祭祖用的“三荤三素”六大碗也不是一顿就能吃完,祭祀结束后,那些混合香烛烟火味道的剩菜也会被存放到橱里,省省也能一下子吃上好几顿。

与常常“腹”中空空相比,存放于竹橱下层的那些坛坛罐罐虽然开口朝上,但许多时候却是“肚”中满满。里面除了存放少量的日常佐餐用的咸菜、萝卜干、酱板头外,每到一些特定季节,家里也都会做一些应季的食物装在里面。比如端午前腌制的咸鸭蛋,大麦收获后炒制的姜黄粉,八月半(中秋节)时做的锅饼,过年时炒的瓜子、蚕豆、长生果(花生)等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溧阳西部发生6.0级地震。地震波及面较大,震中附近的二十个乡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房屋震塌,人员伤亡严重。常州、镇江等周边地区都有强烈震感。由于信息闭塞,应对不足,在老百姓中造成非常大的恐慌。村民连续几天都睡在空旷的屋外,甚至连吃饭都不敢进屋。为了应对可能再次发生余震,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干粮。其时,因为油菜、小麦收获不久,锅饼就成为了各家应急食物的首选。走在村里,时不时都能闻到锅饼香浓的味道。自己家里就一口气做了好几锅饼,一下子吃不完就装在坛子里放在竹橱里面,坛口用塑料纸扎紧,以防漏气变味。那段日子竹橱是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有时没事开开橱门,到坛子里摸上一块塞进嘴里,还未等到上面宣布“情报解除”,一坛锅饼已被偷偷地吃掉了大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旧时,农家人特别珍惜自己用汗水换来的粮食,小时候如果有一粒米饭掉在桌上,大人都会非常严肃地叫我们捡起来吃掉。农忙时节,没时间烧饭,很多人家都会一下子做上够吃好几顿的粥(饭),用钵头盛好放在竹橱里,要吃了用碗盛(舀)上一碗,搛上几块(筷)萝卜干(咸菜),一顿饭就算应付过去。橱里的剩饭剩菜只要不馊不坏,连喂猪都不会舍得。若有家人身体有恙,胃口不好,则去菜地里拨上两棵蔬菜,加上两个鸡蛋,用剩饭炒上一碗油炒饭,这在当年就算是比较上档次的“病号饭”了。

竹橱毕竟是由竹子制成的,容易磨损,受潮后也容易腐烂。一顶竹橱用上两三年之后,橱门一开,便会发出“叽嘎、叽嘎”的声响。倘若还没到饭点,只要竹橱门一响,大人们就知道自家的孩子又在“偷”吃东西。于是,就会扯起嗓子责骂:“才吃饱则饭,囊为(怎么)肚皮又饿格咧?”再严厉的责骂也顶不过美味的诱惑。时间一长,孩子们也渐渐摸索出一套不让竹橱“唱歌”的办法,打开橱门时,一只手边开门边把橱门往上稍稍提一提,另一手扶助竹橱的边框,以减缓打开橱门时可能产生的震动,这样开门时就能寂静无声了。

虽说竹橱具有一定的防尘、防腐、防虫子的功能,但也不是保险箱。过去,村里人家的房子大多比较潮湿阴暗,竹橱本来就是存放食物之地,香味诱人,又是四周透气。因此,也成了老鼠、蟑螂、苍蝇、蚊子等“四害”特别喜欢的地方,只要有空子可钻,橱里的食物必定是它们侵蚀的对象。除此之外,“黏游”(鼻涕虫)也特别喜欢在水缸、竹橱等既潮湿又有香味的地方活动,看起来柔柔软软,可它爬过的地方总会留下一路粘稠的液体,看起来非常恶心。农家养着的猫,虽能帮助家里驱赶和消灭老鼠,但有时嗅到鱼腥味的它们也会出其不意地干一些与人抢食鱼肉的“奇袭战”。如果哪天竹橱门没有关好系牢,说不定那橱里存着的鱼肉就成了猫们美味的“夜宵”。

而至于竹橱的保鲜功能,也仅限于初春、晚秋和冬季。比如过年时做的红烧鱼、扣肉、肉圆等需要隔上几天就端出来在锅里蒸一蒸(热一热),便又可以多放上几天。所以,那个时候过年前十来天就做好的部分荤菜一般都会吃到来年的正月十五。当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用来招待亲朋,改善家人的伙食。从这个意义上说,竹橱也与灶间屋一样是打探农家贫富的重要“窗口”。如果这户人家一年到头竹橱里存放的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好,那么这个人家必定是个富裕(小康)之家。

物资贫乏的年代里,村里人家用竹橱来解决食物的贮存与保鲜问题,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智慧。再后来,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逐步改善,不少人家的碗橱由竹制的改成了木头的,不但牢固,而且美观。那橱门用细细的一层绿纱蒙着,不仅好看,而且防尘防虫的性能更好。但与竹橱相比,木橱毕竟仅有一面透气,所以其保鲜功能自然要比竹橱差了许多,也可以说是各有偏颇。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冰箱、冷藏柜等相继进入了普通人家,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居民的食物贮藏与保鲜问题。

小的时候,家里最好吃的总是存放在竹橱里,每到过年过节最惦记也是竹橱,竹橱承载着那个时代农家人特有的生活气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月悠悠,容颜老去。但我还是喜欢打开竹橱时,那种扑面而来、混杂着各种食物味道的空气。因为,那是老家的味道……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标题中“厨”应为“橱”。

公众号:乡居小唱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nirvana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4月16日 11:11:3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tangu5.com/996.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